如今,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对健康问题也更加重视。

平日里,除了坚持锻炼身体,饮食上也分外讲究:对身体好的,就多吃点;对身体不好的,就说再见。

但判断好坏的标准是什么,你可知道?在生活中,有不少看似养生的食物,实则特伤身;而有些你天天在吃的食物,其实暗藏致癌风险。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好好说说,大家吃前可得擦亮眼了。

餐桌上的“招癌水”、“养癌肉”,千万别碰!

“招癌水”

★太热的水

别以为太热的水最多就是烫烫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一项报告中明确指出:饮用65℃以上的热饮,有致癌风险,并已将65℃以上的热饮列入2A类致癌物!

这是因为,人体的口腔和食管表面覆盖着一层娇嫩的黏膜,这层粘膜的耐受温度在50~60℃,一旦超出耐受温度,尤其是超过65℃,黏膜便会被烫伤。

偶尔一两次的损伤,黏膜尚可自行修复。若是长年累月不断地刺激和损伤,黏膜在反复自我修复过程中难免“出错”,不正常的“异型性”细胞就会越来越多。久而久之,便会导致口腔溃疡、食管溃疡,严重时,还会引发食管癌。

有研究显示,我国潮汕地区的食管癌发病率高,而这与当地居民爱喝烫茶有很大关系。

不仅如此,长期饮用过烫的水,还可能增加口腔癌、舌癌的患病几率。

建议:改掉趁热喝的习惯,刚煮好的水,先放凉一会再喝。

有人或许会问:放凉至65℃以下要多久?我总不能随身携带温度计,每次喝水都测一测吧?

那倒不用,喝热水前可以先用嘴唇抿一点试试温度,如果感觉不烫就可以喝了。

★酒水

我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各色酒水一直都是餐桌上的常客。朋友聚会、家人团圆……免不了喝上几口助助兴

酒虽好喝,却也伤身!

首先,酒精伤肝!

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通过肝脏分解、代谢,酒精摄入越多,肝脏的压力就越大。而酒精代谢的中间产物——乙醛,还会和蛋白质结合,形成乙醛蛋白加合物,对肝细胞造成直接损伤。

其次,酒精致癌!

无论是酒精,还是其代谢的中间产物乙醛,都早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致癌物质。

若不控制饮酒量,肝脏迟早会“受伤累垮”,发展为酒精性肝炎,甚至发展为肝硬化、肝癌。

建议:为了健康,最好滴酒不沾;如果实在想喝,也一定要控制量,男士每天饮酒量<2个酒精单位,女士每天饮酒量<1个酒精单位。

注:

1个酒精单位=10毫升纯酒精

10毫升纯酒精≈毫升啤酒、毫升干葡萄酒或45毫升白酒

“养癌肉”

★加工肉

说到加工肉,不少人可能觉得有些陌生。但说到腌肉、熏肉、火腿、培根,大家就很熟悉了。没错,这类通过腌制、烟熏、添加化合物等方式制成的肉制品,我们统称为加工肉制品。

然而,加工肉制品虽然好吃,却在年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正式列入一类致癌物的名单,和大家熟悉的甲醛、砒霜一个级别。

为啥加工肉这么“毒”?

原因在于加工肉类含有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本身不会致癌,但在加工过程中,一部分亚硝酸盐会转变成亚硝基,再与肉类中的蛋白质分解产物结合,形成N-亚硝基化合物。

N-亚硝基化合物是一类毒性和致癌性很强的物质,能明显增加胃癌、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对前列腺癌、胰腺癌、乳腺癌也有一定的诱发作用。

此外,许多加工肉制品还存在一项巨大的健康威胁——高盐。

人体摄入的盐分过多,会直接刺激胃粘膜,增加胃炎、胃溃疡的发病几率,时间长了,还会增加胃癌的患病风险。

此外,人体95%的盐分是由肾脏代谢掉的。盐吃得越多,肾脏的负担就越重,最后可能导致肾脏受损。

建议:尽量减少加工肉制品的摄入。

TIPS:

使用加工肉类制作菜肴时,可以少放盐或不放盐;

进食加工肉制品后,记得多喝水,能加快盐分代谢的速度。

★生鱼片

生鱼片以其“鲜嫩”的口感抓住了许多人胃,但这美味中也暗藏着不小的健康威胁。

以淡水鱼生为例。淡水鱼是肝吸虫(华支睾吸虫)的重要中间宿主,如果进食了被肝吸虫感染的生鱼片,肝吸虫囊蚴便会顺势进入人体,最后在肝脏内“安营扎寨”,导致肝吸虫病。

若无及时处理,只要一个月,肝吸虫囊蚴就能发育为成虫,一日可产卵几千枚。

寄居人体的肝吸虫和虫卵,可引发胆结石、胆管炎、肝囊肿等多种疾病,严重者甚至可引起肝硬化、肝癌、胆管癌。

生活中,因喜食生鱼片而造成肝脏不可逆损害的例子并不罕见。

图源/网络

淡水鱼生不能吃,那我吃海鱼总能行吧。

想太多。海鱼也不全然安全,常有异尖线吸虫、阔节裂头绦虫等寄生在其身上。

有些人认为,吃鱼生时蘸点芥末、醋,或配着小酒一起吃能起到“杀虫”的效果,事实上,这点“招数”寄生虫完全不放在眼里。

建议:

①吃彻底煮熟的食物,尤其现在疫情尚未完全结束,更不能放松警惕;

②处理食材时,荤素分开、生熟分开,最好不要共用砧板和刀具;

③餐具使用前后要认真清洗,定期消毒。

看至此处,有些人着急了,这也不能喝,那也不能吃的,还用不用得着活了?

其实,以上说的都是特例,生活中还有不少美味又健康的食物,譬如小编接下来要跟大家分享的这种肉类,它就是“防癌高手”。

不想癌细胞缠身,这个“防癌肉”别错过了

说到“防癌肉”,不得不提到鱼肉.

发表在权威期刊《临床胃肠病学和肝病学》的一项研究发现:相比那些很少吃鱼或几乎不吃鱼的人,每周吃鱼超过克的人得结直肠癌的风险要低12%!

不仅如此,鱼肉中含有的Omega-3不饱和脂肪酸,还能保护心脏、降低患上心脏病的风险,同时还有助于改善儿童阅读能力、降低抑郁的发病率。

那么,吃哪种鱼效果最好呢?

富含Omega-3不饱和脂肪酸的鱼,主要是深海油性鱼,如三文鱼、凤尾鱼、鲱鱼、沙丁鱼、鳟鱼、大西洋和太平洋鲭鱼等。

多久吃一次?一次吃多少合适呢?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周吃鱼~g,换算一下,每周吃2~3次。

最后提醒一下大家,不建议吃体型太大的鱼(和同类鱼相比)、大型食肉鱼、咸鱼、熏鱼和不新鲜的鱼,这些鱼容易重金属超标,还有致癌风险。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kimr.com/zzyyy/10366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