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护士 1、题干:对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腹部触诊,最常见的压痛点在() A、AB、BC、CD、DE、E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急性胆囊炎右上腹可有不同程度和不同范围的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Murphy征阳性。(检查者将左手平放于病人右肋部,拇指置于右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处,嘱病人缓慢深吸气,使肝脏下移,若病人因拇指触及肿大的胆囊引起疼痛而突然屏气,称为Murphy征阳性)。(A对) 2、题干:胆道疾病中最容易发生休克的是 A、急性胆囊炎B、胆总管结石C、胆道蛔虫D、肝内胆管结石E、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一般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猛,有时在尚未出现黄疸前已发生神情淡漠、嗜睡、昏迷等休克症状(E对)。 3、题干:患者,男,42岁,因“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急诊入院。寒战,体温骤升至41℃,脉搏次/分,血压85/65mmHg,其休克类型为 A、感染性休克B、低血容量性休克C、心源性休克D、神经源性休克E、过敏性休克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在胆道梗阻的基础上继发感染引起的最严重的感染性急腹症。大量高压脓性胆汁逆向扩散至肝窦,细菌及其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引起感染性休克(A对);低血容量性休克是由于大量失血造成的,患者无失血情况,故非本题正确答案(B错);心源性休克是心泵衰竭的表现,临床症状为全身软弱无力、皮肤湿冷等,与题干不符(C错);神经源性休克是由于动脉阻力调节功能障碍导致血管张力丧失、血管扩张出现有效血容量减少的一种休克,表现为头晕、心悸、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症状(D错);过敏性休克多因抗原物质进入致敏机体出现的强烈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的症候群,与题干不符(E错)。 4、题干:某女士,50岁,患胆石症多年,3天前因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发作,经门诊用抗生素输液治疗无效今日住院,护理中发现病人神志不清,血压10.5/6.7kPa(80/50mmHg),考虑 A、胆道蛔虫伴感染B、急性坏疽性胆囊炎C、胆总管结石症D、胆囊穿孔腹膜炎E、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急性胆管完全梗阻和化脓性感染所致,临床表现大多数病人有胆道疾病史,一般起病急骤,突发剑突下或上腹部顶胀痛或绞痛,继而寒战、高热、恶心、呕吐,病情常发展迅猛,有时在尚未出现黄疸前已发生神志淡漠、嗜睡、昏迷等症状,如未予有效治疗,继续发展,出现全身发绀、低血压、休克,对本病的诊断,主要是在Charcot三联症(腹痛、寒战高热、黄疸)的基础上,又出现休克和神经精神症状状,具备这五联症(Reynolds五联症)即可诊断;根据题干患者已具有典型的这五联症,因此可诊断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E对 5、题干:急性重症胆总管炎病人梗阻原因主要是 A、胆管结石B、胆管畸形C、胆管肿瘤D、胆道狭窄E、胆道蛔虫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急性重症胆管炎,是在胆道梗阻基础上并发的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急性胆管炎和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同一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此病在我国较多见,胆管结石是最常见的梗阻因素,临床表现大多数病人有胆道疾病史,一般起病急骤,突发剑突下或上腹部顶胀痛或绞痛,继而寒战、高热、恶心、呕吐(A对,BCDE错)。 6、题干: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治疗原则 A、胆管减压,抗休克,缓解疼痛后手术B、抗休克的同时手术C、禁食抗炎,解痉止痛D、输液抗生素治疗、禁食E、解痉止痛,抗休克溶石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治疗要点是在抗休克的基础上紧急手术引流,解除胆道梗阻并减压引流。(B对)。 7、题干:急性胆囊炎的表现是 A、夏柯三联症B、墨菲征阳性C、症状重,体征轻D、腹痛,黄疸,休克E、高热、休克、昏迷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腹痛、寒战、高热是急性胆囊炎的表现,但是夏柯三联征是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是急性胆管炎的临床表现(A错)。胆道蛔虫病可出现症状重,体征轻的特点(C错)。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出现雷诺五联征时才会表现休克(DE错)。 8、题干:急性胆囊炎 A、疼痛向右肩部放射B、疼痛向背部放射C、疼痛向左肩部放射D、疼痛向上腹部放射E、疼痛向下腹部放射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胆绞痛是由于胆囊或胆管内结石移动,造成胆囊管或胆总管的暂时性梗阻而引起的绞痛。急性胆囊炎的疼痛由右上腹放射到右肩部(A对)。 9、题干:下列关于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A、进油腻饮食后,容易发病B、右上腹阵发性绞痛C、疼痛常放射至右肩或右背部D、墨菲征阳性E、多数病人伴有黄疸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1)黄疸:10%~25%的病人可出现轻度黄疸(E错,为本题正确答案);(2)腹痛:多数病人有上腹部疼痛史,表现为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常在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或夜间发作,疼痛可放射至右肩及右肩下部(ABC对);(3)墨菲(Murphy)征阳性(检查者将左手平放于病人右肋部,拇指置于右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处,嘱病人缓慢深吸气,使肝脏下移,若病人因拇指触及肿大的胆囊引起疼痛而突然屏气,称为Mmphy征阳性)(D对)。一般胆囊结石不会引起黄疸,但如果并发胆总管结石会引起梗阻性黄疸,并不是大多数胆囊炎患者都会出现黄疸(E错,为本题正确答案)。 10、题干:女性,60岁,剑突下持续性疼痛6小时,寒战、高热伴黄疸。既往有类似发作史。查体:神志淡漠,体温39℃,血压10.7/8kPa(80/60mmHg),脉搏次/分,剑突下压痛,肌紧,白细胞16×/L,中性95%,肝区叩击痛,血清胰淀粉酶U/L,可能的诊断为 A、急性胰腺炎B、胆道蛔虫症C、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D、急性胆囊炎E、溃疡病穿孔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1)急性化脓性胆管炎临床表现大多数病人有胆道疾病史。一般起病急骤,突发剑突下或上腹部顶胀痛或绞痛,继而寒战、高热、恶心、呕吐。病情常发展迅猛,有时在尚未出现黄疸前已发生神志淡漠、嗜睡、昏迷等症状。如未予有效治疗,继续发展,出现全身发绀、低血压、休克,并发急性呼吸衰竭和急性肾衰竭,严重者可在短期内死亡;(2)腹痛常位于中上腹,常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4)对本病的诊断,主要是在Charcot三联症(腹痛、寒战高热、黄疸)的基础上,又出现休克和神经精神痖状,具备这五联症(Revnolds五联症)即可诊断。本题的关键在于区分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表现——雷诺五联征(腹痛、寒战高热、黄疸、休克、精神神经症状),与题中案例相符,实验室检查结果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血清淀粉酶升高也是提示(C对)。如果只是急性胆囊炎,则只会出现夏柯三联征(腹痛、寒战高热、黄疸),不会有血压下降、脉速提高的休克表现,也不会有“神志淡漠”的表现(D错)。疼痛位置与急性胆囊炎不同,剑突下是肝脏(A错)。胆道蛔虫症不会有高热寒战、休克等表现,血象也不符合(B错)。溃疡性穿孔将引起急性腹膜炎,主要表现为整个腹壁的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E错)。 初级护师 1、题干:患者,男,57岁。排尿困难3个月。B超检查可见前列腺增大,血清总PSA为20ng/ml。为明确诊断,最可靠的检査方法为 A、前列腺CTB、前列腺MRIC、经直肠腔内超声D、前列腺穿刺活检E、直肠指诊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多数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时直肠指检或检测血清PSA值升高被发现,可表现为下尿路梗阻如尿频、尿急、尿流缓慢、尿潴留等症状,临床直肠指检、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测定和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首选)是诊断前列腺癌的三个主要方法,其中前列腺癌常伴血清PSA升高,有淋巴结及骨转移则升高更明显。分析题干,老年男性排尿困难且B超示前列腺增大,考虑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癌,患者血清总PSA为20ng/ml,应首先考虑前列腺癌,因此为明确诊断应首选前列腺穿刺活检(D对ABCE错)。 2、题干:真题-X确诊膀胱癌最可靠的方法是 A、B超检查B、CT检查C、膀胱触诊D、MRI检查E、膀胱镜检查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膀胱镜检查是膀胱癌最重要、可靠的检查手段,能直接观察肿瘤位置、大小、数目、形态、浸润范围等,并可取病理活组织检查以了解肿瘤性质(E对);B超检查可以发现直径0.5cm以上的膀胱肿瘤(A错);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可了解肿瘤浸润深度及局部转移病灶(BD错);膀胱触诊可摸及肿块的质地、活动度(C错)。 3、题干:骨牵引术,能防止过度牵引的护理措施是 A、抬高床尾15~30cmB、鼓励功能锻炼C、定期测定肢体长度D、每天用70%酒精滴牵引针孔E、保持有效地牵引作用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骨牵引是利用骨圆针或不锈钢针直接穿入骨的坚硬部位,通过骨科床架上的滑轮进行牵引,定期测定肢体长度,两侧对比可防止牵引力量不足或过度(C对);一般床脚抬高15~30cm以对抗牵引力量(A错);骨折复位固定后,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B错);每天用75%酒精滴牵引针孔,防止牵引针孔感染(D错);随时观察牵引的有效性,注意牵引绳是否脱轨,滑轮是否灵活,牵引锤是否拖地等,保持有效牵引(E错)。 4、题干:关于骨牵引的护理,不正确的是 A、保持牵引针眼清洁、干燥B、去除牵引孔的血痂C、床尾或床头抬高15~30cmD、不可随意增减牵引重量E、做好骨突部位皮肤护理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骨牵引是利用骨圆针或不锈钢针直接穿入骨的坚硬部位,通过骨科床架上的滑轮进行牵引,也称直接牵引,牵引孔血痂可避免骨牵引创口的暴露,防止感染(B错,为本题正确答案);保持牵引针孔周围皮肤清洁,防止牵引针左右滑动,预防牵引针孔感染(A对);一般床头或床尾抬高15~30cm以对抗牵引力量(C对);不可随意增减牵引重量,以免影响牵引的有效性(D对);做好骨突处的皮肤护理,防止发生压疮(E对)。 5、题干:膀胱肿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 A、膀胱区肿物B、膀胱区疼痛C、全程无痛肉眼血尿D、膀胱刺激症状E、排尿困难、尿潴留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膀胱肿瘤临床表现为血尿、尿频、尿痛、排尿困难和尿潴留等,其中血尿是膀胱肿瘤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多数为全程无痛肉眼血尿(C对);膀胱区肿物、疼痛,膀胱刺激症状及排尿困难、尿潴留为膀胱肿瘤一般表现,不是最常见症状(ABDE错)。 6、题干:膀胱癌术后灌注化疗药物时错误的是 A、需持续5年以上B、严格无菌操作C、吸出的液体不可回注D、注药前应先排尽尿液E、灌注后暂不排尿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行膀胱灌注的频次是:每周灌注1次,共6次,以后每月1次,持续2年(A错,为本题正确答案);膀胱灌注为避免感染,须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反流(BC对);为保证灌注药液充分发挥作用,需保持浓度及灌注后保留时间,因此注药前需排空膀胱,注药后暂不排尿需平躺保持一段时间(DE对)。 7、题干:患儿,男,3岁。腹部肿块确诊为肾肿瘤,其可能的类型是() A、肾母细胞瘤B、肾癌C、肾盂癌D、肾盂乳头状瘤E、肾盏乳头状瘤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儿童肾病肿瘤发病几率。肾母细胞瘤好发于儿童,是98%的病例发生于10岁以下,最多见于3岁以下的儿童,3岁以后发病率显著降低,5岁以后少见,成人中罕见,约有3%发生在成人,被称为成人肾母细胞瘤,故最有可能为肾母细胞癌(A对BCDE错)。 8、题干:B超可以发现膀胱肿瘤的直径最小为 A、0.5cmB、0.6cmC、1.0cmD、2.0cmE、5.0cm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膀胱肿瘤时,B型超声检查可以发现0.5cm以上的膀胱肿瘤,经尿道超声扫描可了解肿瘤浸润范围及深度(A对BCDE错)。 A.静脉肾盂造影B.肾动脉造影C.X线检查D.B超检查E.膀胱镜检查 9、题干:诊断膀胱癌最直接、可靠的检查是 A、AB、BC、CD、DE、E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膀胱癌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尿(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症状,多为全程无痛肉眼血尿),尿频、尿痛,排尿困难和尿潴留,肾积水、贫血、水肿及腹部包块等,临床诊断膀胱癌最简单和最直接的手段为膀胱镜检查,可直接观察病变部位和进行活检(E对);静脉肾盂造影是临床肾癌辅助诊断手段之一,可见肾盏肾盂因肿瘤挤压或侵犯出现不规则变形、狭窄或充盈缺损(A错);肾动脉造影可显示超声、CT不能确诊的肾癌,可见肿瘤内病理性新生血管、动静脉瘘等情况(B错);X线检查一般不用于临床膀胱癌的辅助诊断(C错);临床B超是临床早期诊断肾癌首选手段,可发现临床无症状,尿路造影无改变的早期肿瘤(D错)。 A.静脉肾盂造影B.肾动脉造影C.X线检查D.B超检查E.膀胱镜检查 10、题干:用于早期诊断肾癌的常用检查是 A、AB、BC、CD、DE、E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肾癌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血尿、疼痛和肿块(间歇无痛性肉眼血尿为常见症状,肉眼血尿、腰痛及腹部肿块被称为肾癌三联征),副瘤综合征(发热、高血压、血沉加快),转移症状(病理性骨折、咳嗽、咯血等)。临床应用于早期诊断肾癌首选手段为B超,可发现临床无症状,尿路造影无改变的早期肿瘤(D对);静脉肾盂造影是临床肾癌辅助诊断手段之一,可见肾盏肾盂因肿瘤挤压或侵犯出现不规则变形、狭窄或充盈缺损(A错);肾动脉造影可显示超声、CT不能确诊的肾癌,可见肿瘤内病理性新生血管、动静脉瘘等情况(B错);静脉尿路造影和肾动脉造影均是X线检查手段,但均不是肾癌早期诊断首选手段(C错);膀胱镜检查时膀胱癌确诊的首选手段(E错)。 主管护师 1、题干:患儿男,10个月。因惊厥、手足抽搐,诊断为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该病发作症状的直接原因为() A、维生素A缺乏B、维生素D缺乏C、血清总钙下降D、血清离子钙下降E、维生素E缺乏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血清离子钙降低是引起惊厥、喉痉挛、手足抽搐的直接原因。 2、题干:人体内源性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是A、肾脏合成B、肝脏合成C、甲状腺分泌D、食物中摄取E、紫外线照射皮肤产生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人体内源性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是紫外线照射皮肤产生。 3、题干:人体的能量储备在饥饿状态下供能的最长时间是( )。 A、4小时B、6小时C、8小时D、12小时E、24小时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人体的能量储备在饥饿状态下供能的最长时间是12小时。 4、题干:某营养不良患儿清晨时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肢冷、脉弱、神志不清甚至呼吸暂停等表现。患儿可能出现A、营养性缺铁性贫血B、自发性低血糖C、皮肤感染D、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搦症E、惊厥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营养不良的患儿会有自发性低血糖症状,清晨容易出现低血糖,表现出汗、肢冷、脉弱、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及呼吸暂停,该患儿症状与低血糖症状相符。(B对) 5、题干:患儿,5个月。健康查体发现有颅骨软化、枕秃,诊断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除补充维生素D外,应A、增加母乳量B、增加房间温度C、增加睡眠时间D、增加户外活动E、增加饮水量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除采用维生素D治疗外,应注意加强营养,及时添加辅食,坚持每日户外活动。(D对) 6、题干:3岁半小儿,体检有鸡胸及轻度"X"形腿,血钙、血磷及骨骼X线检查正常,判断该小儿应为 A、佝偻病初期B、佝偻病激期C、佝偻病恢复期D、佝偻病后遗症期E、软骨营养不良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症状①初期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出现枕秃②激期头部:3~6个月颅骨软化乒乓球样感,7~8个月方颅或鞍形颅;胸部:肋骨串珠,郝氏沟;鸡胸或漏斗胸四肢:“O”形腿或“X”形腿③恢复期④后遗症期多见2岁以后小儿该患儿现在3岁,血生化正常,为佝偻病的后遗症期。(D对)7、题干:重度营养不良患儿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A、10%以下B、10%~15%C、15%~25%D、25%~40%E、40%以上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轻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于正常均值15%~25%;中度低于25%~40%;重度低于40%以上。(选E) 8、题干:8个月婴儿,体重6.5kg,身长70cm,腹部皮下脂肪0.5cm,精神不振,爱哭闹。判断该患儿最可能是A、佝偻病B、轻度营养不良C、中度营养不良D、重度营养不良E、中度脱水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轻度营养不良的皮下脂肪是0.8cm-0.4cm,中度营养不良的皮下脂肪是0.4cm,重度营养不良的皮下脂肪消失,所以选B。 9、题干:10个月男婴,以“双眼上翻、四肢抽动2次,每次发作30秒~1分钟,无发热”来院诊治。血钙1.72mmol/L,患儿在不发作时,可通过刺激肌肉神经肌肉引出的体征是A、面神经征、陶瑟征、腓反射B、巴宾斯基征、角弓反张C、霍夫曼反射、膝反射D、角弓反张E、膝反射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由题可知,该诊断为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在不发作时,可通过剌激神经肌肉引出下列体征:(1)面神经征:以指尖或叩诊锤轻击患儿颤弓与口角间的面颊可引起眼险和口角抽动者为阳性,新生儿可呈假阳性。(2)陶瑟征:以血压计袖带包裹上臂,打气使压力维持在收缩压与舒张照之间,5分钟之内该手出现抽搐为阳性。(3)腓反射:用叩诊锤叩击膝下外侧排骨头上方.可引起足向外侧收缩者为阳性。 10、题干:蛋白质一能量营养不良患儿由于长期能量供应不足,导致自身组织消耗等表现,但除外()A、低血糖B、脂肪肝C、低蛋白水肿D、细胞外液成高渗状态E、组织器官功能低下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糖原不足或消耗过多致低血糖;脂肪消耗致血清胆固醇下降、脂肪肝;蛋白质供给不足或消耗致血白蛋白下降、低蛋白水肿;由于全身总液量增多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同时还发生各组织器官的功能低下。(D错,为本题的正确选项) 11、题干:患儿,男,4个月。人工喂养,睡眠时常烦躁哭闹,难以入眠。查体:体重6kg,体温37.9℃,有枕秃及颅骨软化,诊断为“佝偻病”。给予维生素D万IU肌内注射后突然发生全身抽搐3次,每次20-60秒,发作停止后精神如常。查血清离子钙为1.0mmol/L,血清总钙为1.8mmol/L。该患儿发生抽搐的原因是()A、酸中毒B、热性惊厥C、癫痫发作D、血清钙减少E、缺乏维生素D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导致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主要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临床治疗目的在于控制活动期,防止骨骼畸形和控制病情活动,应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在活动期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在注射维生素D前2-3日至注射后2-3周应口服钙剂,以防出现低钙抽搐。分析题干,该患儿肌内注射后突然全身抽搐、发作停止后精神如常、血清钙离子(小儿正常为1.13-1.35)为1.0mmol/L,由此可见该患儿是由于钙离子水平较低而引起的低钙惊厥(D对);酸中毒患儿表现为呼吸深快、气体可有酮味(A错);热性惊厥是指体温在38度以上突然出现的惊厥(B错);癫痫发作有晕厥、癔症、睡眠障碍、偏头痛、抽动障碍等症状(C错);缺乏维生素D不是引起惊厥的直接原因,维生素D缺乏可引起钙吸收减少、血钙降低引起惊厥(E错)。 温馨提示:大量读者还有没养成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阅读后顺手点亮“在看”,以示鼓励!长期坚持原创真的很不容易,多次想放弃。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金锐医学护考培训中心金锐医学护考培训是您考试的良师益友 年全国卫生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现已出版,有需要的可以联系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kimr.com/zzyfl/9910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