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医学曾经作为医学界的青铜玩家,从传统的心脏、神经、肿瘤、外周的学科分类开枝散叶,细分出了妇产、呼吸、骨科、普外科微创治疗等,逐渐成为临床领域的最强王者之一。 本期开始,西西大夫将着眼于多学科联合的新治疗模式,为大家介绍介入医学在其他临床领域,尤其是大外科的最强王者之路。年4月,IndianJournalofSurgery发表了一医院的文章,引起了西西大夫的注意,也就是今天的主题:非血管介入治疗在肝胆外科的应用:DynaCT下胆道造影评估辅助肝门部胆管癌切除首先,作为逻辑思维敏捷的西西大夫,必须要有理有据,为什么外科术前要进行胆道造影,即PTC在外科术前的意义在哪里?1、利用胆道引流进行胆道造影可提供直接胆道树,有助于评估肿瘤沿胆管纵向侵犯的范围。2)有助于提高患者营养状态、改善肝功能及肝再生能力,从而提高大范围肝切除的安全性。3)少数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合并急性胆管炎,术前减黄治疗有助于控制急性胆管炎,给手术治疗创造机会。其次,血管切除重建在外科手术中,前具有重要意义!肝门部胆管癌容易侵犯门静脉及肝动脉,但血管侵犯已不是手术切除的绝对禁忌证。近年来联合门静脉和(或)肝动脉切除重建安全性已有了很大的提高,它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 医院的医生收集了年1月-10月的16名患者,在ArtiszeeCeiling下进行了PTC造影,并进行了syngoDynaCT三维重建,将重建出的图像与术前MRCP进行对比。 影像医学对于可切除的恶行胆管癌是最为直接的诊断依据,与MRCP比较,DynaCT的成像质量、分支顺序和数量的显示以及胆道变异的检测,具有极高的一致性, 所有患者均由肝胆外科专家在术中确诊,术中完成了胆道的评估。 病人表如下: 注意,在所有16名患者,外科术前均进行了Artiszeeceiling下的PTC胆道引流,syngoDynaCT作为目前血管造影系统下的最佳三维影像,精准的重建出了胆道树,并且在VRT模式下让介入医生、外科医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胆道走形和变异度。SyngoDynaCT图像质量评分与MRI胆道造影相似(2.17±0.41vs2.57±0.30),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1.78±0.44vs1.78±0.45,P=1.;(1.97±0.19vs2.00±0.00,P0.05)。 甚至相对于MRCP,syngoDynaCT增强采集的术中胆管三维影像可以更好的显示胆管分支的连续性! 评估分析胆道影像后,肝胆外科医生进行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注意,术中的实时照片与syngoDynaCT下胆道三维影像完全一致! 总结 在这个CASE中,我们赋予介入治疗与肝胆外科联合治疗的一个新的作用:syngoDynaCT。 基于精确的3D可视化胆道造影,介入、外科医生可以清晰的观察到胆道的分支,即使是最小的胆管分支,也能鉴别出数量和解剖学结构位置,而胆道解剖结构的分析在外科切除的应用,尤其是在血管重建的应用,西西大夫已在开篇中介绍,不再多言。 作为对比而言,MRCP和CT胆管造影术同样作为胆道三维影像的侵入性检查。 MRCP的空间显示能力较差,而CT胆管造影剂的应用可能会有潜在的肝肾毒性风险。 而作为外科术前的PTC减黄治疗,syngoDynaCT可以更好的观察胆管树的结构,使得胆道造影更加简单易行! CASE2:介入下荧光染色在肝胆外科的应用 医院在介入治疗联合肝胆外科的应用也有新的方向,随着肝癌的检测率的提高,微小(小于1cm)的肝癌往往定位十分苦难。医生通过ICG(一种医用新型荧光染料中文名字叫吲哚菁绿,是一个无毒、具有荧光效应的医用染料)进行术前染色,让外科医生可以清楚的看到肿瘤的边界,可以最大程度保留正常组织,切除肿瘤病灶。通常情况行,ICG的肝脏代谢很快,但在肝功能下降时,肝脏解毒和代谢功能均降低,其会在目标病灶处停留一段时间,让外科医生由充足的时间,在直视下切除目标病灶。 该医生创新性的提出了两种方法: 正染法:ICG通过介入下直接注射到病灶血管,使得目标肿瘤肝段显示出来。 反染法:通过介入下静脉系统,使得其他肝段显示出来。 这种染色方法对于肿瘤的敏感性高到96-%! 迷迷糊糊才发现已经凌晨一点了,西西大夫实在挺不住了,提前剧透,下期放大招,将介绍达芬奇机器人在复合手术室的应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kimr.com/zzyfl/9908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