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主要表现 1)右上腹持续性疼痛(绞痛)、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背放射; 2)常伴发热(高热)、偶见寒战,恶心呕吐。 3)黄疸(眼球巩膜、皮肤黄染。随梗阻程度增高而表现更为明显)。 附注:以上三点临床表现合称夏柯三联征 4)腹部体查发现右上腹饱满,胆囊区腹肌紧张、明显压痛、反跳痛。 慢性胆囊炎主要表现 1)慢性胆囊炎症状、体征不典型。多数表现为胆源性消化不良,厌油腻食物、上腹部闷胀、嗳气、胃部灼热等,与溃疡相似。 2)因结石梗阻胆囊管,可呈急性发作,表现同急性胆囊炎。 3)当结石移动、梗阻解除,炎症消退后好转。 4)体查,胆囊区可有压痛或叩击痛;(右锁骨中线肋缘下深压痛、反跳痛即为墨菲氏征阳性)若胆囊积水,常能扪及圆形、光滑的囊性肿块。 胆囊炎的常用药1、利胆排石片 成分:金钱草、茵陈、黄芩、木香、郁金、大黄、芒硝(精制)、槟榔、枳实(麸炒)、厚朴(姜制)。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湿热蕴毒、腑气不通所致的胁痛、胆胀,症见胁肋胀痛、发热、尿黄、大便不通;胆囊炎、胆石症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排石:一次6~10片,一日2次;炎症:一次4~6片,一日2次。 注意事项:体弱、肝功能不良者慎用;孕妇禁用。 说明: 1)利尿作用:金钱草煎剂有显著的利尿作用。茵陈的水浸液利尿作用确切。 2)利胆作用:茵陈煎剂有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有明显利胆作用。 3)抗菌作用:茵陈、黄芩煎剂均有不同程度抗菌作用。 2、胆舒软胶囊 成分:薄荷素油 功能主治:舒肝理气,利胆溶石。主要用于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结石,肝胆郁结,湿热胃滞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粒,一日3次。 说明: 药味少、用量轻,药性平和,疗效较好,适宜用治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及胆结石肝胆郁结证。配合他药可用治急性胆囊炎、胆石症。 本品种运用中医中药传统理论、结合现代药理药效学知识、利用现代技术将薄荷这一传统中药深入开发,拓展其功能主治,促进了薄荷的中医药理论发展,使之发挥更广泛、更大的作用。 结合薄荷素油的性质,改用软胶囊制剂可克服薄荷油在硬胶囊中的包合固化、易挥发及质量不稳定等。 3、复方胆通胶囊 成分:胆通、溪黄草、茵陈、穿心莲、大黄。 功能主治:清热利胆,解痉止痛。用于急、慢性胆囊炎,胆管炎,胆囊、胆道结石合并感染,胆囊术后综合症,胆道功能性疾患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粒,一日3次。 说明: 纯中药胶囊,适应症广泛,高效,安全,无毒副作用,无依赖性。 羟甲香豆素(胆通)为利胆药,利胆作用明显,有舒张,较强的解痉、镇痛作用,可解除胆道口括约肌痉挛,增加胆汁分泌,加强胆囊收缩和抑菌作用,有利于结石排出,对总胆管结石有一定的排石效果。 茵陈:清湿热、退黄疸; 胆通:解痉止痛、消炎利胆; 溪黄草:清热利湿、凉血散瘀; 穿心莲: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大黄:泻热通肠、凉血解毒。 4、胆囊炎的用药嘱咐: 有规律的进食:一日三餐是预防结石的最好方法。 适度营养并适当限制饮食中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 保证摄入足够量的蛋白质。 防止肠道蛔虫的感染。 忌用刺激性食物和酒类。 长按识别图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