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太热了,出一身汗真是让人浑身不爽,一股股汗臭味更是让人觉得尴尬万分。很多人恨不得天天呆在空调房里,或者出汗后立即冲凉,甚至还有人频繁使用止汗露。可是你知道吗?其实这些做法是完全违背人体的生理规律,俗语说“伏天汗不流,病来急白头”,因此夏天要出“养生汗”,才是更有益于身体健康。

汗水的生成:

汗水,是由分布在皮肤真皮层内的汗腺分泌的液体。人体皮肤真皮内有大量的汗腺分布,尤以前额、颈部、躯干前后、腋窝、腰部及前臂等部位最多。当处于高温环境、运动、紧张、吃辛辣热烫的食物时,都会刺激汗腺分泌汗液,再通过汗腺导管排汗到体表来散热,调节人体温度平衡。

当人体处在高热环境中,如果汗腺分泌汗液的作用下降,若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处理,机体就不能很好的散热,就会出现高热、寒战、惊厥,甚至发生中暑,会造成心、脑、肾等组织器官功能受损,由此可见汗腺在调节人体温度的重要性。

出汗方式:

1、被动出汗:例如在夏季三伏天,受热浪袭击,人体表面大量出汗散热;或在汗蒸、桑拿房等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导致人体出汗;或受惊吓紧张等因素影响,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额头或手心等处出汗;这类因天气、环境或心理压力造成的出汗,通常称之为被动出汗。吃辛辣热烫食物也可引起出汗,在医学称为味觉性出汗,这是由于口腔粘膜、舌头等处的神经末梢和味觉器官受到刺激的缘故。

2、主动出汗:主要是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机体运动产生热能,为了调节人体温度平衡,汗腺大量分泌汗水来散热,我们称之为主动出汗,如踢球、跑步等项目时,都会加速人体的主动排汗,促进机体能量消耗。

经调查显示,不管在城市还是农村,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所占比例还很少,只有28.2%。这表明,主动出汗的人群只占少数,多数人的出汗方式还是被动出汗。

主动出汗才养生

1、排出毒素:主动出汗能够加快人体的体液循环,增强能量代谢,防止体重超标,同时还会将体内代谢废物如乳酸、脂肪酸、尿素等毒素排出。人体排除代谢终产物有两种方式:一是出汗,二是小便,而出汗是最有效的排毒方式,如不主动出汗,就把皮肤的排毒功能都转移到肾和肝上,进而加重这些器官的负担。

2、控制血压:通过运动扩张了机体毛细血管,加速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壁弹性,提高能量代谢的同时,也达到改善血压的目的,另外出汗也可以排除部分盐分,减少水钠在体内潴留,这对于高血压患者维持理想血压也是大有裨益。

3、促进消化:夏季天热,人们往往食欲不佳,少量进食即感到腹胀且不易消化。这时通过运动出汗,加快机体气血运行,胃肠道蠕动也随之得到改善,能量代谢得到提速,一场运动下来,畅快地出一身汗后,顿时味口大开,吃饭、睡觉都会感很香。

4、防骨质疏松:运动出汗,有利于钙质保留,减少体内的钙质过多随尿液排出,预防机体钙质流失过多而导致骨质疏松。

5、润肤护肤:总不出汗的人,皮肤代谢缓慢,毛孔容易被堵塞,这就造成一些代谢废物难以排出,导致皮肤生成粉刺和痘痘。而主动出汗则可以清洁毛孔,皮肤会变得细腻而有光泽,达到美容护肤的功效。

6、减肥、预防慢性病:通过主动出汗,消耗体内多余的能量,促进脂肪分解,在达到减肥效果。同时由于体内脂肪减少,患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也会降低很多,夏季适当运动,主动出汗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如何出一身“养生汗”呢?

1、运动前喝些热水:运动前喝些热水,让毛孔进入蓄势待发的状态,待运动展开后,人体的肌肤腠理毛孔处于开合状态,大量出汗,这时若在空调房呆得过久,容易让寒邪侵入体内,损伤阳气;另外贪食冷饮,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感冒、胃肠不适等。

2、巧用生姜促出汗:夏天天气炎热,古人云“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生姜性辛温,有温中散寒之功效,若清晨起床喝一碗热的红糖姜汤,即能热身发汗,又能补充体内能量,促进升发清阳,并温煦脏腑。

3、用热水洗澡、泡脚:在40℃左右的水温下泡澡或泡脚,有利于血液循环,缓解疲劳,提高体表散热效果。

4、晒15分钟太阳:夏日晒太阳,对于不爱运动的人来说,是一种被动出汗的好方式,每天上午9—10点和下午4—5点,晒15分钟左右太阳,并做一些简单的舒展运动,能使身体能量逐渐被激活。

5、不要长期吹空调:长期呆在空调房中,会导致人体毛孔闭塞,汗腺分泌的汗水得不到有效排泄,势必会导致代谢废物在体内蓄积。因此,避免空调长期开机,还可以多喝些热开水,增加尿量的同时,也可以被动出汗,对降低暑气对人体的影响。

从出汗部位判断疾病:左右或上下半身出汗,多见于风湿、偏瘫病人,也可能是中风前的信号,这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查明原因。额头少量出汗且无其他症状,则属正常现象。若发生在病人身上,可能预示着病情加重。鼻翼两侧出汗,多是肺虚的表现。出汗局限于两乳之间,可能是疲乏劳累而伤及心脾所致。若手脚出汗,在排除精神紧张、兴奋等生理因素外,则多属于血虚、阳亏引起。

从汗液的气味辨别疾病:如果汗液散发出尿素味,且汗液蒸发后在皮肤上留下结晶物,可见于尿毒症患者;汗液带有特殊的腥味,常见于肝硬化患者;若汗液有股淡淡的香味,则需去医疗机构检查一下血糖,查明是否患有糖尿病。

从汗液的颜色识别病患:正常的汗液是无色透明的,其中水分大约占99%以上,如果汗液呈现黄色,则可能是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过高所引起,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肝硬化等;中医认为白色属肺,肺色外露则出现白汗,多为心肺阳虚所致,常与心肺功能虚弱有关。当然剧烈的疼痛也会带来白汗淋漓,如尿路结石、胆石症等急腹症。如果汗液呈现红色,多与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若汗液变为青绿色,则提示体内有胆汁淤积,如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快,一些人群上班时忙于工作,下班后又沉迷于网络、朋友聚会,根本无瑕顾及健身运动,主动出汗的机率少得可怜。但也有些人却犯了另一个极端,晚饭后、睡前却去作剧烈运动,大汗淋漓,身体极度疲乏,然后抱着冷饮一阵猛灌,甚至去吃宵夜,如此这般身体锻炼并不少,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健身效果,反而不利于身体健康。

除了患有严重的心肺疾病的人群不适宜运动外,绝大多数人都应结合自身体力状况,选择最适合的运动项目,主动出汗。当然也不是汗流的越多越好,要量力而行。大量出汗后要及时补充些温开水或淡盐水,少量多次摄入。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kimr.com/zzyfl/10221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