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90321/6983140.html

枸尔顿说:”最穷苦的人也不会为了金钱而放弃健康,但是最富有的人为了健康甘心情愿放弃所有的金钱。“

健康的身体是一切幸福快乐的源泉。

培养有益健康的习惯,防病于未然,才是幸福之道!

从今天起“气聚巴渝”推出

《健康加油站》栏目,

为大家介绍健康养生和疾病防治小知识~

急性胆囊炎

病因

1.胆囊管梗阻(结石、蛔虫、胆囊管狭窄、胆囊扭转等)

2.胆囊局部缺血

3.胆汁淤积

4.细菌感染:大肠杆菌,30%有幽门螺旋杆菌。

5.代谢障碍

6.精神因素

病理改变

1.单纯性胆囊炎

2.化脓性胆囊炎

3.坏疽性胆囊炎

临床表现及诊断

1.疼痛

2.胃肠道症状

3.(Murphy)征阳性

4.白细胞增高

5.B超声波检查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本病称AOSC,又称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是由于胆管完全性梗阻和严重化脓性感染所致。

病因

1.胆管梗阻的原因有:结石(76%~88.5%)、蛔虫(22.6%~26.6%)、胆管狭窄(8.7%~11.0%)胆管肿瘤、胰头癌等。

2.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肠球菌。单一细菌感染占40%,两种细菌感染占40%;两种以上的占20%。

病理

基本的病理改变是胆管完全梗阻和胆管内化脓性感染。

1.梗阻以后,胆管内压力增高,梗阻以上胆管扩张,管壁增厚,粘膜充血水肿,形成溃疡。

2.肝充血肿大,肝细胞肿胀、变性,坏死。

3.胆小管破裂形成胆小管门静脉瘘。肝内形成多发性及引起胆道出血.

4.大量的细菌和毒素经肝静脉进入体循环引起全身化脓性感染和多器官功能损害。

5.当胆管压力超过1.96KPa(20cmH2O)时,就有发生胆血反流的可能。

临床表现

1.畏寒发热;起病初期就出现畏寒发热,体温持续升高。

2.腹痛;

3.黄疸:腹痛、畏寒发热和黄疸称为Charcot三联症。

4.神经系统的症状:神情淡漠,嗜睡,神志不清,昏迷。5.休克:以上五点称为Reynolds五联症。

胆道蛔虫病

肠道蛔虫上行钻人胆道而引起的疾病称胆道蛔虫病。

病因

1.蛔虫有喜碱恶酸和钻孔的习性。

2.胃肠道功能紊乱、腹泻、高热、饮食不节等。

病理

1.肌肉强烈收缩,引起疼痛;

2.引起胆管感染;

3.细菌性肝脓肿;

4.胆道出血;

5.脓毒症和胰腺炎;

临床表现

1.阵发性剧烈腹痛,钻顶样的疼痛。

2.恶心、呕吐;

3.症状重而体征轻。

胆石症

按解剖部位分为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

按结石的成份分为:1.胆固醇结石、2.胆红素结石、3.混合性结石。

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主要为胆固醇结石或以胆固醇结石为主的混合性结石。男:女=1:3

病因

胆囊结石的病因复杂,是综合因素所致。目前认为其基本因素是胆汁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了改变,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易于沉淀析出和结晶而形成结石。另外,胆囊收缩力减低,胆囊内胆汁淤滞也有利于结石的形成。

病理

1.导致急性和慢性胆囊炎的发生

2.引起胆囊肠道瘘

3.引起急性胆管炎

4.诱发胆囊癌

5.Mirizzi综合症:持续嵌顿和压迫胆囊壶腹部和颈部的较大结石,可引起肝总管狭窄或胆囊胆管瘘,以及反复发作的胆囊炎、胆管炎及梗阻性黄疸。称为Mirizzi综合症。

临床表现

1.反复发作的急性胆囊炎

2.胃肠道症状

肝外胆管结石

肝外胆管结石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结石多为胆红素结石,与胆道梗阻、细菌感染和胆道蛔虫有密切的关系。

继发性结石来源于胆囊为胆固醇结石或以胆固醇结石为主的混合性结石。

临床表现和诊断

反复发作急性胆管炎:及Charcot三联症和Reynolds五联症。

有规律的进食(一日三餐)是预防结石的最好方法

因为未进食时胆囊中充满了胆汁,胆囊黏膜吸收水分使胆汁变浓,此时胆固醇/卵磷脂大泡容易形成,胆汁的黏稠度亦增加,终于形成胆泥。如果进食,当食物进入十二指肠时反应性地分泌胆囊收缩激素,使胆囊收缩,这时大量黏稠的和含有胆泥的胆汁被排出到达肠道内,因此可以防止结石的形成。

适度营养并适当限制饮食中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

胆固醇结石的形成和胆汁中含有较多量的胆固醇有关。吃得过多,特别是食物中有较多的脂肪和胆固醇,就会使胆汁中胆固醇的浓度增高,会促使胆固醇结石的形成。

保证摄入足够量的蛋白质

蛋白质是维持我们身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种营养物质。据研究,蛋白质摄入量的长期不足,与胆色素结石的形成有关。因此,保证饮食中有足够的蛋白质,就会有助于预防胆色素结石的发生。

讲究卫生,防止肠道蛔虫的感染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必须洗净,搞好环境卫生等,是预防蛔虫病的有效措施,因而对预防胆色素结石也很有帮助。

资料提供:质量安全环保科

责编:游泓梦

编审:金瑛

监制:刘渝强

出品:重庆气矿党群工作科

重庆气矿新闻中心

▼更多精彩推荐,请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kimr.com/zzyfl/101714.html
------分隔线----------------------------